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,提升教师在AI智慧教学时代背景下的数字化素养,加快推进学校教学数字化转型,3月26日下午,财经学院在2号楼105会议室成功举办“AI赋能教学研讨活动”第三期——“大模型在科研和教学中的应用”专题交流会。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系统化的学习与交流,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大模型技术的最新发展,探索其在科研与教学中的创新应用,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。

本次研讨会由庞立智老师担任主讲人,围绕大模型的发展历程、技术特点及实际应用展开深入讲解。庞老师首先回顾了大模型的发展历程,从早期的语言模型到如今的千亿级参数大模型,详细介绍了大模型的核心特点,包括强大的涌现能力、泛化性能以及多任务学习优势。同时,他结合预训练、迁移学习等关键技术,阐释了大模型如何通过海量数据训练实现领域知识的深度融合,为科研与教学提供智能化支持。
在科研应用方面,庞老师重点讲解了大模型在文献撰写、数据分析等场景中的实践价值。例如,利用大模型快速生成文献综述、优化研究思路,或借助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辅助数据清洗与可视化分析,显著提升科研效率;在教学应用方面,庞老师结合具体场景演示了大模型如何赋能教学全流程:教师可通过AI工具高效生成教案、设计互动式PPT,或利用智能出题系统快速构建个性化习题库。他强调,大模型不仅能减轻教师的重复性工作负担,还能通过自适应学习推荐等功能优化教学效果,实现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精准教学。
大家纷纷表示,庞老师的讲解既有理论高度,又贴近实际需求,为探索AI与教育融合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实用的工具。学院将持续推进AI技术在教学与科研中的深度应用,通过系列研讨活动助力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,为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。
(审改老师 | 刘祖琴)